首页 · 全程服务 · 留美生活 全程服务

孩子“学习成绩突然下滑”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6-08-25 作者:美国高中留学小编     来源:美国留学

     

   大部分家长都是在找孩子身上的问题,很少有家长想过自己身上的问题。


  “我的孩子小学的时候成绩从来没下过90分。初二的时候有一次期中考试,突然从班级前3名掉到班级30名,我可以感觉到孩子明显的失落,却不知道如何开导帮助她。”


  孩子“学习成绩突然下滑”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一、早期教育走得太急


  0-6岁阶段过早地“智力化”教育


  6-12岁阶段没有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思考习惯


  12-14岁阶段(初中阶段)反射出所有早期教育的遗留问题


  14-15岁阶段(高中阶段)青春期的叛逆+高强度的学习=埋下心理问题的隐患


  回想自己初中的时候,预备班和初一的时候确实感觉还可以“吃老本”“耍耍小聪明”,学业上没有感觉到和小学有太大明显差别。但一到初二,这种感觉完全被推翻了。原因很简单,小学时智力发育和知识水平有限,这个时候如果急于培养孩子的形象思维习惯,最终很容易导致孩子抽象思维的不足。

  

 

 

  例:上周我采访一位10岁的男孩,他告诉我现在小学里三年级就已经开始涉及到几何内容,小学毕业就能中考了。


  去年他终于从这个噩梦当中摆脱出来,跟着父母、带着弟弟,全家移民去了美国。相比国内小学的数学课,美国小学的数学课有趣多了,学得也有动力。老师更多鼓励学生自己去想象和思考,不会说“这个答案是不对的,那个答案是对的”这样。


  二、忽视了心理承受力的培养


  小学的时候,学习轻松其实是一个危险的自我蒙蔽。很多学生会因此决定自己很聪明、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拿双百分,不认真不努力也不要紧,长此以往就养成了习惯。


  女生更容易犯这种错误(因为男生在心智成熟上普遍比女生晚2-3年时间)所以养女孩子的家长在小学的时候需要提醒孩子不要骄傲,养男孩子的家长要提供孩子不要气馁。

  

 

 

  例:我丈夫有一位工作上认识的朋友,谈不上很熟,但给我们俩的印象都十分深刻。


  他年轻的时候做了很多年船员,厌倦了海上漂流的生活果断改行。有了儿子以后和夫人没有急着买房改善物质生活,而是抽时间陪伴家人。夫人很少干涉儿子太多,儿子喜欢看书。有时间他就带着家人到处旅行,每一次旅行回来他的夫人都会很认真地记录旅行的点滴。儿子随母亲喜欢写作,初中的时候因为写了一篇“世博会场馆中的XX个错误”拿了市里写作比赛的奖项,有点得意。


  那时他儿子正好初二,当年的期末考试里意外从原来的班级前10落到了班级倒数10名。他找了儿子谈了谈,没有责怪,没有激进,只是提醒孩子胜不骄败不馁。正是因为这个父亲在关键时候关心了儿子,从此以后儿子的学业就再也没让他和夫人操心过。高中毕业被保送了清华大学,现在在法国深造。而他和夫人在准备移居法国之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自学法语!

    

 

  从心理发展角度来讲,12岁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面对困难容易止步不前,很容易轻言放弃。再加上很多孩子基础不扎实,思维的深度一下子突破不了,就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如果这个时候孩子在家庭里再找不到倾诉和共情的对象,自然就会出现文章开头的那一幕了。


  三、没有培养必要的生活习惯


  很多父母因为希望孩子有更多时间专注在学习上,所以从来不让孩子碰家务、限制孩子出去玩的时间。其实孩子的好习惯不是靠说出来的,不是靠逼出来的,而是靠父母引出来的。


  例:我小学的时候,父母因为工作性质基本不在身边。爷爷每天忙着做会计账目,奶奶在一旁做自己的事。我放学后第一件事是先把作业写完,然后吃晚饭。


  晚饭后我有时会看书,有时会和邻居女孩一起去跳橡皮筋,有时会和弄堂里的男生去踢球,也有时会陪奶奶听戏曲、帮爷爷看账目。后来兴趣学校的老师到我们小学里挑学生,我在戏曲班、芭蕾舞班、书法班和国画班里选了3个。周末我爸会骑自行车把我送去上课,有时候也自己去。但我从来没觉得那是为了学而学,纯粹觉得好玩。

  

 

  没人给我下的规定,没人逼我,来去自由、做不做是自己的选择。那为什么我要这么认真呢?因为我觉得用最短的时间做完必须要做的事,余下时间不就可以想干嘛干嘛了么?


  四、青春期不等同于叛逆期


  初中阶段心理波动会很大,生理上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的专注力。虽然学校也有青春期教育课,但个人的感觉是家庭的教育更重要。如果说中国的学生和西方国家的学生有什么区别,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太过避讳一些本性教育的东西了。


  青春期的教育,归根结底是看父母在孩子面前怎么做。

 

 

  五、拖孩子后腿的“元凶”


  这个问题也是当了母亲以后渐渐发现的。父母不管孩子心理怎么想、不去找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压抑,只是一味把孩子往前推的话,孩子也会累的。这种累,估计就叫做心累吧。


  父母的工作压力大,有时候情绪会带回家里;


  唠唠叨叨对孩子进行说教,在孩子面前总是一副“只有我是对的”的姿态;


  总是不放心孩子在房间里有没有做作业,忍不住去偷窥孩子的私生活,而不是好好沟通;


  管不住脾气,管不住嘴,管不住窥视欲,绝不是好父母,也教不出好孩子。


  六、社交能力和性格差异


  这个问题对性格开朗、大大咧咧的孩子来说,基本不是什么问题;而对于那些性格内向、比较安静的学生来说就是大问题。因为交不到朋友,孩子也许会自我封闭,也许会反过来乱交朋友,或者把注意力转移到一些不好的网络游戏和虚拟的设计媒体上去。


  每个孩子的性格都不会完全一样,我们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嘻嘻哈哈很外向,也不能要求所有人都一副高情商的成熟样子。


  我们的孩子只是需要爱而已。


  七、被扭曲的“三观”


  初二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这时的孩子如果有不正确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虚无、仇视、冷漠等),以后再想要引到正途就难了,尤其是男孩子。在这一点上很多男孩子的父母比女孩子的父母焦虑许多。同时,女孩子的父母也开始频频担心孩子独自外出晚归时是否会发生什么意外的危险等等。


  正是由于以上这7点原因,使得很多初二初三孩子的家长们忧心忡忡,让更多学龄前的父母也受到情绪感染。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一点:不是你帮孩子避开这些问题,他/她以后的人生就不会碰到问题了的。我们要做的是发现孩子的内心需要以后,怎样让他/她自己学会走出来、笑着面对。

  

 

 

 

留学美国网是世纪华旅旗下美国部,编号BJ057教育部合法留学机构专注美国留学17年,如果您有留学申请方面的问题需要咨询,请致电:400-000-7805,您可在线咨询我们的留学顾问,或加微信liumeinet2014,我们的顾问将在24小时内给您专业回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