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1

首页 · 留学规划 · 热门专业 留学规划

留学新渠道—“本土留学”

发布时间:2012-12-07     来源:美国留学

     

 近年来,出国留学人数不断攀升,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除了出国留学这一条道路之外,“本土留学”也成为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特别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学生追捧的“新宠”,

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方兴未艾,成为教育领域的一大热点。特别是国外大学纷纷与中国高校合作,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受到众多家长和学子的追捧。

1015日,中美合作举办的国际化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宣告成立。这不仅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之一,更是上海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的标志性项目。该校计划于明年秋季招收第一届本科生共300名,其中中国大陆学生151名,国际学生149名。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表示:上海纽约大学将以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生源、一流的办学质量,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对于这所全新的大学,人们充满了期待。但是,能否把美好的愿景变为现实,人们也不无疑虑。

说到中外合作办学,有一所大学不能不提。20055月,宁波诺丁汉大学由教育部批准建立,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办的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学。由于此前高等教育领域的中外合作办学都是项目合作,因此,这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型大学格外引人关注。

紧随其后的西交利物浦大学国际化程度更高。在这所由西安交通大学与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创办的大学里,教师全球招聘,70%是外籍,学校还招收来自数十个国家的近百名留学生;学校与利物浦大学签署“2+2”“4+X”合作协议,学生可以通过协议到国外学习。

中外合作办学为什么会这样热?教育界人士分析认为,经济全球化要求人才具备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成为中外大学面临的严峻挑战。2005年,韩国LG公司打算在中国扩张业务,却难以招到真正了解中国的国际化人才,不得不在公司内部成立大学培养中国专家

在高水平大学建设过程中,中国的大学急于通过加强与国外大学的合作,提升自身水平。一个巴掌拍不响。中外合作办学之所以迅速升温,是因为海外大学也有合作的需求,他们并非为钱而来,而是希望借助国际合作,提升自身实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高校。正如美国教育专家所说,著名高校杜克大学之所以进军中国,是因为杜克大学希望借助国际化进程,弥补在本土难以打败哈佛大学的遗憾。

合作办学不只是两所大学的简单相加,而是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的过程。然而,有的高校却把合作办学的念歪了,巨大的需求催生了本土留学的教育市场,也使部分教育机构产生了大干快上的冲动,在办学中一哄而起,以次充好,夸大宣传,甚至不管外方办学的质量和水平,为了利益盲目合作。今年初,美国狄克森州立大学被曝光,自2002年以来,该校陆续与中国19所高校签订校际交流协议——“全球通道项目交流计划,以颁发双学位或去迪斯尼公司实习为招牌,通过校际交流形式吸引中国学生。学生赴美后根本无须完成学业,就能拿到该校颁发的文凭。对于这样的文凭工厂,与之合作的中国高校确有失察之责。

在目前的中外合作办学中,办学层次较低、项目重复设置现象比较严重,比如,办学成本相对低廉的商科等学科比较集中,学科分布不够合理;由于监管滞后,一些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招生、收费、颁发证书等方面违反国家规定;有些项目的收费标准未经当地物价部门批准;有些学校先上车后补票,尚未取得办学资格就先开始办班。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声誉。

中外合作办学不仅要请进来,还要走出去。为此,专家们指出,在全球化时代,我国大学应有走出去意识,有条件的大学应当与国外大学结盟、在国外创建联合研究机构、开办专业学院、筹办国外分校,这样才能拓展中外合作办学的内涵和空间。

对于“本土留学”,广大学子一定要擦亮眼睛,调查清楚学校的教学质量,不可盲目跟风,以免上当受骗。

相关文章: